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单位简介

人民日报 | 秦皇岛“田长制”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

添加时间:2023-01-28

“‘田长’管好田,守住金土地。去年我们村粮食亩产800公斤,总产量达到200多万公斤。”提起村里的“金土地”,王金兵颇为自豪。作为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镇相公庄村村级田长,王金兵说,粮食增产、村民增收,得益于“田长制”的推行,只有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,才能把饭碗端稳、端牢。

1月12日,田长王金兵带领4名网格员在田边巡查。“我们承担发现、制止、报告和宣传等职责,让每一块耕地都有‘守护人’。”推行田长制以前,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,村民种粮积极性不高,全村2600亩耕地粮食产量不过120万公斤。现在,经过全方位巡查和耕地保护宣传,已清理复耕300多亩,实现了能复耕的全部复耕。

“田长制”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层级设置“三级五层”(县、乡、村三级;县田长、乡镇田长、乡镇网格长、村田长、村网格员)农田网格,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。

在相公庄村村委会外墙上,记者看到“田长制”公示牌上详细标明了县、乡、村三级田长的姓名、职责、任务,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、面积以及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。公示牌挂到村委会,为的是方便群众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举报,充分发挥全民监督作用。

为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,严格管控耕地“非粮化”,秦皇岛市自2022年全面推行“田长制”机制建立工作,研究制发市级耕地保护“田长制”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,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“田长制”,将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延伸到“最后一公里”,确保良田变粮田。

“截至2022年底,秦皇岛市各县区已全部完成了‘田长制’机制建立工作,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到中心工作,统筹建立了分级负责耕地保护责任体系。”秦皇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科科长李城北说,目前全市确立县级田长80名、乡镇田长354名、村级田长4046名,明确了各级田长责任,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网格化管理。

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


Copyright © 卢龙县文明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
冀ICP备17018325号-1
主办:卢龙县人民政府